内容简介
中国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中走向统一,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统一,而欧洲却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始终处于分裂局面,并在16、17世纪之后催生出了现代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就此论题,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基 于作者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框架,探讨了前现代中西历史发展模式差异的原因,以及历史社会学研究中的各种方法论问题。
—-精彩观点—-
以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为主轴的现代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它们在西方的兴起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背后有着西方社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前现代西方社会各个精英群体长期争斗而产生的非期然性结果。除了西欧,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在近代完全没有自发产生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可能性。
现代化的到来并不象征着西方文明有着特殊的优秀,也不代表着什么历史“进步”。现代化并没有增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历史也不会终结在任何一个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社会体系下。
我们要正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既不能像五四运动时期或者是“河殇”时代的知识分子,仅仅因为中国在军事冲突和经济竞争上处于一时的下风就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贬低得一无是处;也不应该像今天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官员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因为中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就开始飘飘然。
赵鼎新, 1953年生,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社会运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等。国内出版著作有《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民主的限制》等。
目录
—中国历史的模式— 为韦伯辩护:比较的逻辑和中国历史的模式 霸权迭兴的神话:东周时期战争和政治发展 政府能力和万历年间的民变发展 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阳儒阴法,双面皇帝 文明竞争中的决定因素 儒法传统与中国崛起 —欧洲的战争与国家— 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 芬纳与政府史研究 战争与社会的非期然性“发展” 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兴起 社会运动和“人民”登上历史舞台 —附录— 解释传统还是解读传统? 超越困境和超越的困境 · · · · · · (收起)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