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本书收录了作者16篇重量级文章,分为解读市场经济、思考改革过程、理解金融危机、把脉未来发展四个篇章,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坚定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信心。
————————————————
摘录
★现在好多人都在“卖拐”。这个拐是什么?就是政府对市场的任意干预,就是大量反市场经济的言论。大量所谓市场经济的矛盾,都是被卖拐的人卖出来的。
★ 金融危机是政府政策的失误所致,解决危机最好的办法是让市场自发调节。
★ 人为限制房价、物价,最后只能让少数有特权的人得到好处。
★ 修建经济适用房不能解决普通人的住房问题。
★ 帮助低收入者的最好办法是直接给他们货币补贴。
★ 国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中国经济已踏上了非国有化的不归路。
★ 官员是改革中相对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
★ 寡头竞争对社会有利。
★ 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是供给,而不是需求;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如果刺激需求就可以发展经济,我们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 我们国家,现在有太多的财富集中在政府手里,而不是国民手里。我想,可以利用这次危机推动国家财富向国民财富转移。首先,要考虑实行减税;其次,应将国有企业股票一部分分给老百姓。
……
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30年》(2008)等。另…
(展开全部)
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30年》(2008)等。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解读市场经济 1. 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 捍卫市场经济是经济学家的职责 当前中国社会的反市场迹象 从历史看市场经济的奇迹 市场经济特征之一: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 市场经济特征之二: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 建立市场信任的关键:企业、利润和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困境 政府干预导致市场发育不足 政府最应该做的:保护产权,推动竞争 让穷人的资产变成资本 相信市场,允许民间扶贫 一个严重的误解:市场导致不平等 拒绝“卖拐”——坚定对市场经济的信心 2. 正确解读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谈论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困惑与悖论 从利润、收入、成本说起 利润来自何处 利润是一种责任 利润的社会意义 怎么办——制度缺陷下的抉择 3. 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吗?中国的经验 引言 过度(或恶性)竞争 过度准入 声誉机制的缺失 竞争驱动的私有化 结论 4. 反垄断法的隐忧 企业的三种定义 寡头竞争对社会有利 准入自由:垄断与竞争的真正界限 5. 让商业活动更自由 第二编 思考中国改革 6.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学会理性思考 中国改革的三个约束条件 改革中的利益补偿问题 发展是消灭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的硬道理 谈收入分配问题不能离开全球化的大背景 腐败的根源是政府对资源配置权力的垄断 不要把学术与政策混淆 7.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历史视角 前言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化事实 随即行走:中国是怎样选择渐进式改革的 中国渐进式改革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总结 8. 产权变革、企业家兴起与中国经济发展 引言 企业家人才配置的重要性 中国的激励变迁: 从基于职位的权利到基于财产的权利 最主要的三类中国企业家 价值创造与寻租活动 结束语 9.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30年改革大格局 价格改革是怎么完成的 国企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阶层的兴起 中国未来30年 10. 中国的价格改革 计划价格体制与价格扭曲 通过双轨制逐步实现价格自由化 中国价格改革的经验教训 附录:以价格体制的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要找到体制改革本身的机制 就体制运行的基本规则 不要把宝押在价格调整上 抓住价格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 不要被财政问题吓破了胆 体制改革的几个障碍因素 11.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 第三编 理解金融危机 12. 危机中的选择 理解危机可能比简单出对策更重要 重温奥地利学派对大萧条的解释 这次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政府救市,还是自由调整 尽早尽快地释放民间活力 危机与大国崛起 13. 经济不是单一产品 危机的三个特征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谬误 CPI是个很大的误导 货币是非中性的 货币扩张如何导致经济危机 为什么人为的繁荣不能持续 中国的角色 14. 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的发展 30年代大危机与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对这次危机的预测 对经济危机的不同理解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复活 第四编 把脉未来发展 15.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革 基于历史的推测:人口大国将重返经济大国 全球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以出口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全球” 靠什么开发国内市场 产业创新与整合 警惕“国进民退”,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 政治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