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富有盛名的代表作,自1960年出版以来,始终是读者获得史学通识教育、了解第三帝国历史的*读本。
经典史书,塑造思想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以下简称《第三帝国的兴亡》)起源于威廉·夏伊勒在欧洲和纳粹德国生活的真实经历,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缴获的德国文件、德国军官和文官的审讯记录和证词、幸存下来的日记和回忆录。虽然当时许多史学专家对威廉·夏伊勒提出质疑,认为时间沉淀不够长,不足以以客观角度撰写第三帝国的历史。但是,夏伊勒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手资料能为写作者使用,加之他自己独特的亲身经历,促使他无论如何都要写下这段历史。《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热销,出版当年仅在美国就售出了200万册,此后加印不断,成为史上销量惊人的历史类畅销书。同时,图书界和史学界也给予了高度认可,《第三帝国的兴亡》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图书奖、凯里-托马斯非虚构图书奖。英国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休·特雷弗-罗珀不吝赞美之词,说:“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记述客观,论断公正,结论无可辩驳。”60年来,这部史学著作始终在历史类图书的必读榜单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千万读者了解第三帝国历史的*读物。
中国史学通识读本,翻译界教科书
《第三帝国的兴亡》不仅在英语世界畅销,更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读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读过东京创元社推出的日语版之后,曾写道“我对这本书入了迷,还有他的《柏林日记》”。1961年,《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文版开始进行翻译,译者由当时任职于新华社的董乐山领衔,还包括李天爵、郑强、陈庭祐、沈苏儒、李奈西、周家骖、程祁昌、赵师传,译稿由董乐山校订终稿。中文版出版以来,成为国内史学通识读本,广受读者好评,在知识界、思想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译本更成为许多大学翻译课堂的教学范文。
译林新版,全新增订
2020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胜利75周年、《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文版出版55周年之际,译林出版社推出精装上下册增订版,主要增订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对照英文原版重新校订译文,针对全书三千多条人名、地名,按照通行的译名法则进行修订;
2,补充近200张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对应,并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地图8张,采用拉页装订,全景式展现真实的历史场景;
3,编写大事年表、主要人物小传,为阅读增加辅助资料。此外,精装版本印制由精装工艺一流的南京爱德印刷厂承印,保障实体书收藏级品质。
1933年到1945年,被称为“第三帝国”的纳粹德国迅速兴起又急速覆亡。威廉·夏伊勒自1925年起开始观察纳粹活动,以亲身经历与采访手记,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军事命令、私人日记,以及纽伦堡审判席上的供词和证言等,全景式描绘了希特勒德国的历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更对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展示与挖掘。作者威廉·夏伊勒以亲身经历的独特视角、新闻写作练就的出色文笔,以及对素材的深耕细读,为这部历史著作注入了生动而真实的生命力。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1904—1993)
美国作家、记者、历史学家。曾供职于《芝加哥论坛报》、《先驱论坛报》、环球通讯社、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知名媒体。他曾在欧洲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目睹纳粹德国兴起和衰亡的全过程。战后,夏伊勒结合亲身经历与大量第三帝国原始档案,创作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柏林日记》《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等十余部历史作品。
威廉·夏伊勒主要年表:
190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1925年,21岁的威廉·夏伊勒靠在一艘运牲畜的船上打工来到欧洲,从此一待就是15年。
1925年,成为《芝加哥论坛报》的欧洲特派记者,报道欧洲、近东和印度的事件。在印度成为甘地的好友。
1933年开始报道纳粹德国,包括萨尔区回归德国、莱茵兰军事行动等。
1934—1940年期间在纳粹德国生活、工作。
1934年,接受哥伦比…
(展开全部)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1904—1993)
美国作家、记者、历史学家。曾供职于《芝加哥论坛报》、《先驱论坛报》、环球通讯社、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知名媒体。他曾在欧洲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目睹纳粹德国兴起和衰亡的全过程。战后,夏伊勒结合亲身经历与大量第三帝国原始档案,创作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柏林日记》《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等十余部历史作品。
威廉·夏伊勒主要年表:
190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1925年,21岁的威廉·夏伊勒靠在一艘运牲畜的船上打工来到欧洲,从此一待就是15年。
1925年,成为《芝加哥论坛报》的欧洲特派记者,报道欧洲、近东和印度的事件。在印度成为甘地的好友。
1933年开始报道纳粹德国,包括萨尔区回归德国、莱茵兰军事行动等。
1934—1940年期间在纳粹德国生活、工作。
1934年,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爱德华·R.默罗(后为美国新闻署署长)邀请成为“默罗新闻队”的一员,后成为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力记者团队,对改变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8年3月11日,德国强并奥地利,夏伊勒是唯一在维也纳的美国记者,为了报道独家新闻,他从维也纳经柏林飞到伦敦,发出了报道。这次报道产生了日后新闻报道常用的综述新闻模板,被沿用至今。
在第三帝国亲历过的重大历史场合:《慕尼黑协定》签订现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被吞并;战前多次在柏林参加希特勒的演讲和纽伦堡游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投降之际,德国官方本来命令所有记者回到柏林,但是夏伊勒巧妙地逃开监视来到签署协定的场外,在距离希特勒50码的近距离写出了报道,在6个小时之后德国的官方公告才发出。
1940年,柏林局势紧张,夏伊勒获悉盖世太保正在罗织间谍罪给他,因此在12月他与家人离开了柏林。他5年来每天都在日记中记录纳粹德国发生的事件,这些日记和笔记被偷运出德国,后来成为他写作《柏林日记》的重要来源。
1945年,返回柏林报道纽伦堡审判。
1960年出版《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版当年在美国售出200万册,第一年加印20次。
著书17册,14册非虚构历史作品,3册小说作品。
董乐山(1924—1999)
翻译家、作家、美国文化研究者。曾任新华社翻译、审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等职。主要译作有《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合译)、《一九八四》、《巴黎烧了吗?》、《西行漫记》等。
1961年,董乐山回到新华社工作,开始与李天爵、郑强、陈庭祐、沈苏儒、李奈西、周家骖、程祁昌、赵师传合作翻译《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并校订了最终译稿。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第一章 第三帝国的诞生 第二章 纳粹党的诞生 第三章 凡尔赛、魏玛和啤酒馆政变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国的根源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五章 取得政权的道路:1925—1931年 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1931—1933年 第七章 德国的纳粹化:1933—1934年 第八章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3—1937年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1934—1937年 第十章 决定命运的奇异插曲:勃洛姆堡、弗里奇、牛赖特和沙赫特的倒霉 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 第十二章 通向慕尼黑的道路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 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 第十六章 最后几天的和平日子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 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 第二十三章 巴巴罗萨:轮到了俄国 第二十四章 形势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秩序 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二十九章 盟军对西欧的进攻和德国内部刺杀希特勒的尝试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第三十章 征服德国 第三十一章 诸神的黄昏:第三帝国的末日 简短的尾声 后记 致谢 参考资料 索引 附录 德意志第三帝国大事年表 纳粹德国政府架构 纳粹德国武装部队领导结构 纳粹德国主要人物小传 · · · · · · (收起)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