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金融时报》与高盛2006年度最佳图书作品
“没有集装箱,不可能有全球化。”——《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杂志说:”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在莱文森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就是现代运输体系,而一个高度自动化、低成本和低复杂性的货物运输系统的核心就是集装箱。在1956年集装箱出现之前,人们很难想象美国的沃尔玛能够遍地开花。而在集装箱出现之后,以至于某件东半球的产品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该产品更划算。毫不起眼的集装箱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实现了货物运输的标准化,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世界经济形态因此而改变。
这本书分析了不起眼的航运集装箱所取得的出人意料的成功.以及这一发明如何让全球商业进发出潜力。 ——《金融时报》与高盛2006年度最佳图书评委
中国的集装箱产销量已14年蝉联世界第一。集装箱作为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想了解集装箱化.请阅读这本经典史吧。——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给我们讲述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技术——在集装箱登上历史舞台的前后.整个世界的运转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纽约时报》
就像今天大量的国际货物一样,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这是一篇写给集装箱的赞美诗,歌颂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集装箱推动了贸易,加快了货物的交付,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拓宽了商品的供给。对一个如此简单、沉默寡言的东西来说,做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华尔街日报》
第1章 集装箱造就的世界…1
第2章 码头上的拥堵…18
第3章 卡车司机…41
第4章 系统…62
第5章 纽约的港口保卫战…87
第6章 工会的分裂…117
第7章 制定标准…148
第8章 起飞…173
第9章 越南…..196
第10章 暴风雨中的港口…217
第11章 繁荣与萧条…242
第12章 “大规模”情结…263
第13章 发货人的反击…279
第14章 及时生产…301
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美国经济学家。曾任《经济学家》金融与经济类编辑、《新闻周刊》专栏作家、《商业日报》编辑主任。目前,马克住在纽约,已经出版了三本书。
目录
推荐序 麦伯良 致谢 第一章集装箱造就的世界 第二章码头上的拥堵 第三章卡车司机 第四章系统 第五章纽约的港口保卫战 第六章工会的分裂 第七章制定标准 第八章起飞 第九章越南 第十章暴风雨中的港口 第十一章繁荣与萧条 第十二章“大规模”情结 第十三章发货人的反击 第十四章及时生产 附录 国际集装箱行业发展方兴未艾 机构公司名称中英文对照参 考文献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